妙 手 点 珠 绘 牡 丹 ——访写实露珠牡丹第一人、画家常辉先生 作者/梅雪
认识画家常辉先生是缘于他的牡丹作品,吸引我眼球的是他的写实露珠牡丹,清新靓丽的画面,雍容华贵的多彩牡丹,尤其牡丹花瓣上露水珠的点缀,更增加了画面的灵动与质感,使得他的牡丹画作品呈现出一种灵气、俊秀、清新、高雅、大气之感。他的作品用色用墨大胆而独到,线条细腻、落笔流畅、布局合理、构图巧妙,着色与留白都恰到好处。常辉先生的牡丹作品独树一帜,第一次看到时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,让人久久不能忘怀。
与常辉先生攀谈起来,才得知他画了三十多年的牡丹,也难怪他能画出如此高水平的作品来。他自幼酷爱书画艺术,儿时以芥子园、三希堂画谱为教材细心揣摩学习,以齐白石、吴昌硕、李苦禅、潘天寿等近现代国画大师为榜样,拜大自然为师,从中汲取营养,不断丰富充实发展自己的书画艺术。他的作品格高意远、韵古气新,落笔沉雄朴厚,立意深闳简约,画作情理兼备,写物形神兼得。他擅长花鸟、山水画的创作,尤其擅长画写实露珠牡丹,他笔下的牡丹立体感强、层次分明。牡丹花头正侧腑仰形态各异,枝干叶子贴近自然千变万化,露珠也是在工笔技法的基础上,融入了中国画写意的元素,探索出的写意露珠技法。这些都是他个人独创的一种新的绘画技法,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项空白。
自古以来,牡丹就以国色天香、绰约风姿以及富有雍容华贵、富贵吉祥的寓意而吸引大众的眼球。常辉先生注重墨法的渲染和意蕴的表现,作品清新雅丽、怡情悦目,令观者心情豁然开朗。他并不拘泥于传统红色、粉色对于牡丹形象的展现,而是将许多的笔墨注入到不同色彩的牡丹描摹中。无论是红色牡丹的艳而不俗、紫色牡丹的淡雅清秀,还是黄色牡丹的金碧辉煌、粉色牡丹的妩媚动人、蓝色牡丹的优雅洁净,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。他以独到的用墨功底、审美情趣,将牡丹的高贵典雅、国色天香表现得入木三分,使观赏者获得极其惊艳的艺术享受。常辉先生画笔下的牡丹有的飘逸幽静,有的娇艳欲滴,有的含苞待放……风格迥异,各有千秋。
古人论画曰:“远观其势,近取其质。”一幅画的“势”与“质”,归根结底须从笔墨上来体现气韵生动。在他的作品《国色天香》中的牡丹并放竞艳,有大开、半开和含苞待放之态,蕴含着勃勃生机,苍劲中不失雍容华贵,突显出“媚而不妖”之富丽堂皇的气质和花中之王的神韵,给人一种富贵吉祥的感觉,加上远处的云山雾罩、云蒸霞蔚,这一切让整个画面配合得如此巧妙,相得益彰,构图之巧妙、布局之合理非常人所能及。在他的作品中,主题和留白约为一比一,给人以繁茂和生机的感觉。空白处配设的蝴蝶、蜜蜂、春鸟、飞禽等等,是对主体生机的呼应,给画面增添了生机,加上牡丹花瓣和叶子上露水珠的点缀,使整个画面更贴近现实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大自然中……他的写实作品给人一种工笔画的感觉,这是常辉先生作品的一种创新技法,是一种质的飞跃与突破,试问这世间有几人能把写意画画出工笔画的效果来?恐怕无人可及,这就是为何他的作品能够受到大众的喜爱与追捧的原因。
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的常辉先生,曾多次参加由专业美术机构举办的书画展,并多次获奖。他的作品被工艺美术协会授予“作品最具收藏价值奖”,部分作品在《人民日报》、《中国文化报》、《美术》、《中国书画报》等国家级报纸、杂志发表登载。近些年来,其作品在炎黄艺术馆、国艺美术馆、军事博物馆、民族文化宫等机构展出,多幅作品被国际友人、国内各界人士收藏。
作者简介:梅雪,女,山东青岛人,曾在《中国日报》、新华社《经济参考报》等中央主流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工作二十余年。自1988年开始陆续在全国各级报刊、杂志发表诗歌、散文、散文诗及新闻作品并多次获奖。1993年出版《时代赞歌》一书,近一年来给多位书画艺术名家写过艺术专访评论文章。 ( 此文写于2016年5月10日)
作者简介:梅雪,女,山东青岛人,曾在《中国日报》、新华社《经济参考报》等中央主流媒体从事新闻采访工作二十余年。自1988年开始陆续在全国各级报刊、杂志发表诗歌、散文、散文诗及新闻作品并多次获奖。1993年出版《时代赞歌》一书,近一年来给多位书画艺术名家写过艺术专访评论文章。
——————欢◇迎◇关◇注——————
温馨提示你关注中国昆山房产网络电子商务营销推广顾问 【李元举】 百度认证营销推广师、百度认证营销专员、自媒体四少之一、自媒体联盟、微媒体联盟、昆山联创社等并担任众多网站的SEO顾问及技术指导!
声明:此文为李元举自媒体报道 梅雪字画赏析【头条原创首发】。欢迎转载,请注明出处及作者。